今年天猫双11的数据可是难倒了一大片人。
从2009年开始,阿里巴巴已经举办了12年双11促销活动,硬生生把光棍节变成了中国最大的购物狂欢节,阿里造概念的能力可见一斑。
双11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逍遥子张勇在阿里的最大功绩之一,张勇能够大杀四方,众人服膺,跟其靠双11打下的赫赫威名有关。
甚至张勇的接班人,淘宝和天猫的总裁蒋凡,也是靠着双11扶摇直上。
不过今年天猫双11阿里巴巴突然改变了计算规则,不再按照惯例,计算11月11日当天24小时之内的销量,而是学习京东,从11月1日开始计算销售额。
根据阿里最后统计数据,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总销售额达到了4982亿元。11月11日凌晨30分的销售额是3723亿元,这样推算,11月11日零时30分后的销售额是1259亿元。
按照惯例,天猫双十一开始的半小时是订单高峰期,2019天猫双11的数据是,29分51秒破700亿。
按照双十一每年差不多25%~30%的增长规模,顶格计算2020年双11前半小时达到910亿元。
这样算起来今年双11当天的销售额是2169亿元,而2019年的双11销售额是2684亿元,今年销售额逊色不少。
今年阿里巴巴把双十一销售分成了两个阶段,一个是11月11日至3日,另外一个高潮就是11日当天,延长的时间段肯定会冲击11日当天销售额。
蒋凡在对媒体介绍时说,今年双11不包含汽车、房产等类目下,同口径、同周期比去年增长26%。
蒋凡语焉不详,实际上他指的是对比去年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阿里总销售额。
不过去年天猫双11的周期只有11日当天,整体的促销力度以及时长都不及今年,实际上不具备可比性。
所以这么看来,今年双11的销售额是比较疲软的,去年准备时间短,基数很低的情况下,今年才有26%的增速,如果今年还是按照往年惯例,只在双11当天促销的话,大概率增长要低于20%,甚至于不怎么增长。
一个公司,一个产品,总有生命周期,双11如脱缰野马狂奔了11年,年年要求高增长,也是不符合常理的。
实际上,每年追求双11高增长已经让阿里绞尽脑汁,任务层层分解,落到每一个员工头上,甚至从年初压力就在了。
阿里巴巴有句土话叫做“昨天最好的表现是今天最低的要求”,具体到双11就是去年的峰值,就是今年的均值,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之下,阿里巴巴逼迫自己提前成长,2013年GMV突破一万亿元,2020年GMV就突破了1万亿美元,7年增长了7倍。
阿里就是中国电商的天花板,天花板也有“天花板”。
目前阿里巴巴几乎把中国有消费能力的人都一网打尽,现在阿里巴巴的GMV已经占到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五分之一。

阿里巴巴已经是房间里的大象,房间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给大象容身。
阿里再往前进一寸的难度,远远大于过去跨一步。
我一直都在等待,哪天阿里巴巴会戳破这层窗户纸。
今年双11,靴子终于落地,阿里改变了双11的计算规则,阿里从高管到员工都松了一口气,在刀锋边缘狂舞的日子终于成为历史了。
回到现实,回归正常商业,是阿里巴巴的必然选择,毕竟阿里的愿景是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公司,现在它才21岁,未来的路还长着呢。
